【注音】lì lìng zhì hūn
【出處】鄙諺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(趙勝)負(fù)馮亭邪說,使趙陷長平四十余萬眾,邯鄲幾亡?! 妒酚?middot;平原君虞卿列傳》
【釋義】令:使;智:理智;昏:昏亂,神智不清。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,把什么都忘了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;指貪財(cái)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主謂式
【近義詞】見利忘義、利欲熏心、利令智惛
【反義詞】見利思義、舍生取義
【同韻詞】羣口鑠金、饑饉薦臻、一刻千金、勇貫三軍、運(yùn)用之妙,存乎一心、日久年深、九烈三貞、佛口蛇心、水陸之珍、革舊從新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燈謎】財(cái)迷
【成語故事】公元前年,秦昭王派大將白起率軍攻打韓國,秦軍攻占了野王。上黨守將馮亭將上黨奉獻(xiàn)給趙國換取保護(hù),趙孝成王聽信平原君趙勝的意見接納了上黨,結(jié)果秦昭王派白起進(jìn)攻趙國,在長平殲滅趙軍萬。司馬遷評(píng)論平原君是利令智昏。
【成語舉例】獨(dú)苦國人無識(shí)者,利令智昏,則不免受其餌矣?! ≌卤搿毒锤鎸?duì)待間諜者》
【其它使用】
◎ 如果用利令智昏來形容這樣的公司、廠家、這樣的"征訂函",恐怕并不為過!今天,我們將這樣的"征訂函"公之于眾,既是為了警醒大家,又是為了用輿論公開的辦法治治這些膽大包天者!
◎ 人有利令智昏的時(shí)候,也有美令智昏的時(shí)候。
◎ 膽子越來越大,手伸得越來越長,又能屢屢得手,于是他利令智昏,更加肆無忌憚。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