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語解釋】東道主原意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,因當(dāng)時鄭國在秦國之東,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(jié),故稱“東道主”。后以“東道主”指稱接待或宴客的主人,或指請客的人?,F(xiàn)在,“東道主”也可以指某項賽事的主辦國家、主辦城市或主辦單位等?!境烧Z典故】
公元前年(魯僖公三十年)月日,晉文公和秦穆公的聯(lián)軍包圍了鄭國國都。鄭文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,只得向老臣燭之武請教,設(shè)法解圍。當(dāng)夜,燭之武乘著天黑叫人用粗繩子把他從城頭上吊下去,私下會見秦穆公。
晉國和秦國是兩個大國,他們之間本不和諧,常常明爭暗斗。燭之武巧妙地利用他們的矛盾,對秦穆公說:“秦晉聯(lián)軍攻打鄭國,鄭國怕是保不住了。但鄭國滅亡了,對貴國也許并無一點好處。因為從地理位置上講,秦國和咱鄭國之間隔著一個晉國,貴國要越過晉國來控制鄭國,恐怕是難于做到的吧?到頭來得到好處的還是晉國。晉國的實力增加一分,就是秦國的實力相應(yīng)地削弱一分??!”秦穆公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,燭之武于是進一步說:“要是你能把鄭國留下,讓他作為你們東方道路的主人。你們使者來往經(jīng)過鄭國,萬一缺少點什么,鄭國一定供應(yīng),作好充分的安排,這有什么不好?”
秦穆公終于被說服了,他單方面跟鄭國簽訂了和約,晉文公無奈,也只得退兵了。秦國在西,鄭國在東,所以鄭國對秦國來說自稱“東道主”。
下一篇:赤壁大戰(zhàn)的故事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遼東豕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