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一 和合二仙是我國民間的愛神。他們手持的物品,件件都有講究的。那荷花是并蒂蓮的意思,盒子是象征“好合”的意思,而五只蝙蝠,則寓意著五福臨門,真是大吉大利,實(shí)際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,并非仙人,他們都是唐代人。他們的名字,一位叫寒山,另一位叫拾德,寒山和拾德都是僧人。寒山是個詩僧,怪僧,曾隱居在天臺山寒巖,因名寒山。寒山的詩寫得很美,而脾性又十分怪癖,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,和尚們都說他瘋了,他便傻笑而去。他在國清寺曾當(dāng)過廚僧,與寺中的拾德和尚相見如故,情同手足。拾德是個苦命人,剛出世便被父母們遺棄,拋棄在荒郊,幸虧天臺山的高僧豐干和尚化緣路過其處,他慈悲為懷,把他帶至寺中撫養(yǎng)成人,并起名“拾德”,在天臺山國清寺將他受戒為僧拾德受戒后,被派至廚房干雜活。當(dāng)時(shí)寒山還沒到國清寺,但拾德常將一些余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,他倆真謂貧賤之交,國清寺的豐干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,便讓寒山進(jìn)寺和拾德一起當(dāng)國清寺的廚僧,自此后,他倆朝夕相處,更加親密無間。寒山和拾德在佛學(xué)、文學(xué)上的造詣都很深,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,后人曾將他們的詩匯編成《寒山子集》三卷。這兩位繼豐干以后的唐代高僧,于唐代貞觀年間由天臺山至蘇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,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。我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意,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。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“和圣”,拾德為“合圣”,和合二仙從此名揚(yáng)天下。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“終成正果”之處,其間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。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揚(yáng)州八怪之一的大畫 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德寫意畫像石刻。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詩首,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,拜和合二仙。 典故二 唐朝時(shí)有個僧人,姓張,此人生性癡愚,他有個哥哥在邊東當(dāng)兵,久絕音訊,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,于是他出門如飛,一日往返行萬里,并帶回一封哥哥筆跡的家書給父母,故被號為“萬回”,張萬回形狀怪異,傳說是菩薩轉(zhuǎn)世,因犯錯被佛祖貶到人間,唐高宗曾把萬回召入宮,武則天還送他錦袍玉帶,他所說之事多有應(yīng)驗(yàn),萬回死后,宮廷、民間都奉祭他,認(rèn)為此人能未卜先知,排解禍難,而唐明皇亦封萬里為圣僧,后人視為“團(tuán)圓之神”,稱之為“和合”。 宋時(shí),老百姓在節(jié)日要祭萬回,相信能使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(tuán)圓。 由于其名稱為“和合”,后世的人認(rèn)為和合應(yīng)該是兩位神靈的合稱,就是“寒山”和“拾德”,經(jīng)過長期的流傳,和合亦輾轉(zhuǎn)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。
下一篇:大全:兩度被流放的屈原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神話中的雷神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